审计案例
当前位置: 首页 >> 警示案例 >> 审计案例 >> 正文
一种无损探明隐蔽工程质量的技术方法
发布时间:2018-10-19 发布者: 浏览次数:
一种无损探明隐蔽工程质量的技术方法

               

               

   

      一、隐蔽工程质量检测概况
      隐蔽工程是指建筑物、构筑物在施工期间将建筑材料或构配件埋于物体之中后被覆盖外表而看不见的实物。如基础工程、钢筋、水电构件、填筑物等分部分项工程。隐蔽工程是工程投资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总投资中往往占有较大的比例。
      根据《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规定》(审投发(2010)173号),工程质量是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投资项目的工程质量等级是否优良,前提和必要条件是隐蔽工程质量必须过硬。而隐蔽工程质量等级决定了整个项目的质量。隐蔽工程由于隐蔽性强在完工后往往难以准确探明具体质量情况,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对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测方法也日趋成熟并逐步多样化。如超声波法、应变法、静载法等,利用特定的设备仪器能检测到工程实体的整体质量状况,但是无法探明构件的细部构造,应用范围均有一定的局限性。查看细部构造工程质量,传统有效的方法是采用开挖法(开膛破肚),能够直观明了观察构件的内部质量,但是会存在检测及修复费用大、修复质量较差等,往往会影响建筑物的营运安全及寿命。如何安全、快速、准确探明隐蔽工程质量,成为投资项目工程质量审计的一个课题。下面根据工作实践介绍一种无损探明隐蔽工程的技术方法。
      二、问题的提出
      2013年3月,广东省审计厅对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某大型建设项目进行竣工决算审计,建设项目中各施工标段的钢筋、水泥等主要材料由甲方负责供应。抽查其中某标段,内容主要为桥梁长1.843公里,另有互通式立交1座,结算金额2.34亿元。
      审计过程中,审计组高度关注工程质量审计内容,把工程是否偷工减料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在审核材料用量过程中,审计组先取得该标段的钢筋设计(含变更)用量数据,从建设单位采集到甲供给标段的钢筋供应数量,通过两者对比,发现标段的二级钢筋实际领用量明显少于设计(含变更)钢筋数量。这能否证实标段存在钢筋偷工减料问题呢?为此审计组约谈了施工单位,标段施工人员对此编造了多种说法,有时提出是他们自行购买,有时又宣称是在其他工地调运来大量钢筋。审计组审核了对方提供的证据材料,排查了钢筋外购及调运等因素。设计图纸数量确实与领用数量存在一定差异,该桥梁少用钢筋的嫌疑逐渐浮出水面。然而,如何从厚厚的混凝土构件里盘点钢筋的数量,取得其偷工减料的铁证呢?

传统的方法是对混凝土构件进行扒皮、开膛破肚,对照施工图纸逐一清点、测量核实。可是来到工程现场,审计组看到高高耸立的大桥上面,车水马龙,一派交通繁忙的景象。这种方法一旦实施,势必影响大桥安全,弄不好会引发大桥垮塌、车毁人亡的重大事故,所以这种方法首先被审计组否定。如何安全、快速、准确盘点混凝土里面实际的钢筋数量?第一次碰到这个新课题,审计组全体人员陷入沉思,有没有一种无损的技术手段进行测定?

(图)钢筋探测仪


      三、峰回路转的检测过程
      主审经网上搜索相关技术资料,并请教了多位工程检测技术专家,决定尝试使用钢筋定位仪进行检测。实践中采用了瑞士PROCEQ的profometer 5+钢筋定位仪,它利用非破损的脉冲感应技术,根据涡流原理检测钢筋位置,可以对钢筋进行非破坏性定位。被检桥梁已安装钢筋的部位主要有桩基础、立柱、盖梁、上部构造、砼护栏等。考虑到上部构造位置较高,先从高度不大的桥梁立柱开始检测,第一周,工程人员随机抽取35根立柱共检测了822个测点,未发现与设计数量不符的现象;经研究,审计组决定扩大检测范围,对地面高度达到6~13m的梁板进行检测,检测对象采用随机抽取;第2周,在搭设了检测平台后,对31处梁板进行检测,检测结果除了个别箱梁断面多一根或者少一根外,其他部分数量均符合设计要求;对被检断面来说,设计数十根钢筋只误差1根钢筋,其可能原因是因为钢筋骨架偏移、重叠,定位钢筋交叉等情况,不能直接判定为钢筋偷工减料。审计组对此陷入深深迷惑,桥梁钢筋难道真的没有发生钢筋偷工减料情况?那领用数量少又是如何解释呢?工程人员经考虑再三,决定不能放弃这个疑点,继续寻找线索。第三周,主审决定调整思路,不再采用随机抽取方式,而是先撤回驻地,在建设单位运来的一货车竣工档案中,查看该标段的有关施工记录、监理资料、质量检查文件,寻找有关钢筋问题的蛛丝马迹。功夫不负有心人,主审终于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发现一些有价值的线索。第二天,审计组直扑现场,抽查桥墩盖梁果然发现,目标断面第12#竖向钢筋为Φ16钢筋,设计数量为46根,实际检测为42根,接下来继续扩大抽查的范围。结果发现,10个被检部位特定型号钢筋设计用量共371根,实际检测数仅349根,对比设计数量少用22根,钢筋少用量占设计量的6.3%。至此钢筋偷工减料的问题得以证实。

(图)检测支架


      四、检测注意事项
      由于桥梁被检部位的断面尺寸大、设计钢筋数量多,经钢筋定位仪检测确认后应在检测位置逐一标记,方便清点及校核,局部有疑问者可考虑凿开混凝土表面进行比对、验证,事后应采用环氧树脂砂浆或混凝土封闭,防止外露钢筋锈蚀。其次,因设计钢筋布设多数为网状、立体状,局部间距小,检测时经常会受交叉、搭接等相邻钢筋的影响,掉落电焊渣或钢筋骨架偏移也会影响结果,有疑问时应进行校准,可以通过将检测位置沿钢筋纵向、横向平移对比复核。最后,如果被检构件的混凝土保护层过厚,由于钢筋定位仪的功率、精度有限,可能检测不到,这时可以考虑采用雷达探测仪等其他设备。

(图)盖梁


     五、结语
     广东省审计厅首次采用钢筋定位仪应于建成桥梁钢筋数量的检测,并取得钢筋偷工减料的证据。经延伸调查,发现了标段还存在违法分包问题,出现偷工减料问题的钢筋分项工程即是由分包队伍素质低下造成。相关事项最后移交给有关主管部门处理,中标单位也相应收到经济及行政处罚,审计项目的工程质量审计成果在广东省交通系统引发关注,对建设市场的整顿起到积极的作用。(广东省审计厅  陈晓宇)


版权所有: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审计处  地址: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丹东路西段一号 邮编:113001


微博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手机访问